
从产品到社群,云地接特约之2019旅行社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隆重召开,1300位旅游业者共襄盛举,思维与想法的激烈碰撞,形势与趋势的热烈探讨

特别分享:碰撞演变2014-2019年度旅行社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主题报告
分享嘉宾:大潮研学国旅董事长张信(左二),爱智思新日国旅总经理王文忠(右一),香港中旅电商中心总经理吴巧凌(右二)

王宇凡:今天都是老朋友,我们轻松愉快一点,摘干货来讲,刚才彬哥谈过了,学习是持续的竞争力,除了学习以外,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回顾我们到底学到了哪些内容,包括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得到哪些反思?首先问一下张总,2014到2019,这都已经六个年头了,给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年?

张信:还是第一年,2014年,聚焦电商,拥抱变革,这一年很焦虑,所以我印象最深。
王宇凡:学到了什么呢?跟我们反思一下。
张信:我是60后,干了26年了,当时的环境确实很焦虑,因为电商对传统旅行社的冲击,很多新概念我都听不懂,所以很焦虑。但是通过这几年,我是一次不落的跟着学,我怕我落伍了,我怕我不懂,不懂我就听,我就学,所以旅行社杂志搞的所有活动,我是能参加的都参加,这五年走下来之后,我发现我确实拥抱了未来,我这五年不但没死,还活在这儿,而且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谢谢!
王宇凡:感谢张总对于我们六年来不懈的支持,吴巧凌,这六年里面您最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年,哪一个地方?

吴巧凌: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桂林以外,还有成都、珠海几次,因为每一次的参加,我都不断在思考,并且回去之后都要认真把这次所学的图片,还有PPT,一些与业者的互动,所以我自己负责的业务相关的,都重新再捋一遍。我印象最深的,包括与我们负责的业务有关系的,有两个,一个是从标准化到定制化,可能很多在座的朋友也都知道,我们是一直在高级定制方面在加强我们的供应链上的采购,以及整合,以及不断培养我们后备的专业定制的队伍。
另外就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因为大家知道香港是一个做旅游的风水宝地,香港人的外游人数是每人每年基本上超过十次以上的,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是它又是一个广受世界各地游客欢迎的目的地。在目的地建设,我们也是经过那次的讨论以后,我就提出了一个概念,我们应该做全渠道目的地公司管理的概念,所以每一次的交流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次提升,谢谢。
王宇凡:希望我们未来不管会议开到哪里,您都跟着我们一起去学习。最后班长从头到尾捋一下我们大会的主题。

王文忠: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收到主办方的邀请,在这里跟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借此机会,代表我们的业者,首先感谢旅行社资讯,因为每年春节刚过,是他们把我们聚在了一起,帮大家总结去年,展望未来,以及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作为这几年的主题,大家可以看得到,不管是说刚刚大家提到的聚焦电商、拥抱变革,还有客户端到资源端,以及出发地到目的地,还有标准化到定制化,以及今年的主题社群。大家不难看出主办方付出了很多,我们每位业者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非常感谢主办方。
对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15年,还有2017年,非常遗憾,2014年在桂林听大家说了很多次,大家参加了这个会以后,都特别特别焦虑,但是我不知道是遗憾还是荣幸,因为2014年,我有事没有来参加,所以我没有机会焦虑。2015年,大家谈到了很多,有的人谈渠道为王,有的人谈产品为王,有人谈到资本为王,也有人谈到以人为王,这一年大家对于钱的渴望很旺。那么2017年,包括在场的嘉宾,他们提出的一个话题点,今年大家互相问的是你挣钱了吗?也包括很多大的旅行社,我就不提名字,包括互联网的旅行社,包括传统旅行社,他们纷纷定下了赚钱的目标,我要盈利。这几年风风雨雨,让大家有一个很冷静的思考,展望自己的未来。
到2017年以后,大家可能更加注重于产品,也包括今天的主题从产品到社群,作为我个人来讲,这几年可以看到我们旅游行业在一步一步的提升,包括在这几年过程当中,大家也提到了服务,这一届跟大家学习了很多。我记得在珠海的时候我跟大家分享了服务,下一步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服务。对于这几届,我在此借这个机会感谢主办方。
王宇凡:感谢王总,我们之前是回顾之前的,下一步我们做预期,张总做了26年的研学,给我们复盘一下26年的研学是怎样的一个历程?

张信:我们是1993年成立的,到了2014年就焦虑了,我是这几年跟着旅行社杂志到处去学习,我是老师出身,我以为我做这个很有优势,后来发现还是要不断的学习,学习是终身的。所以在这五年,我把我这26年的研学旅行,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做了一个总结,尤其是在2018年,我在北京旅游委的律师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专门的示范文本合同,构建了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法律体系文件,在明天的会上,另外我在23号上午我自己还有一个专场,到那时候会向对研学感兴趣的同行进行干货分享,谢谢!
王宇凡:感谢张总,我们知道香港中旅是在整个电商运营这块是属于非常靠前的位置,香港这个目的地最近有怎样的变化呢,港珠澳大桥开通以后,变化在哪儿?香港人的出境习惯是怎样的?

吴巧凌:谢谢王总,其实非常汗颜,我是很悲剧的传统旅行社里面做电商的人,这句话我想在座的可能很多传统旅行社的同行们都懂得这里面的辛酸。但是香港中旅的这个网站是2000年,是香港的第一家旅游网。去年香港面临两大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第一个就是开通了高铁,现在武汉坐五个小时的高铁直接到香港,一出站就可以看到香港中旅的门店。另外一个挑战就是来自于港珠澳大桥,因为港珠澳大桥极大带动了香港旅游业入境的人数。我昨天找了一下数据,光去年12月,通过大桥入境的已经超过400万的人,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但对目的地的碎片化,因为香港是一个完全自由,并且开放资源,拥抱所有业者的这么一个目的地。这样来说,对内地的前端,从组团社来讲,从上端的OTA来讲,对我们目的地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但对我们真正守在香港做目的地管理的来说,你的资源不断的被分薄,但是你这个时候所面临的同业的合作与竞争,不仅是合作,更多的是竞争。
经过我这几年的观察,现在香港很多朋友找我的时候,我都说很抱歉,你准备让客人住多少钱的酒店,我是反向问大家。但是很多价低者得的市场不是我们擅长的市场,但港珠澳大桥引来了大量的拼团,都是以成本领先的,因为大桥上有几种不同的巴士,一个是穿梭的巴士,还有一个是直通的到市区的,还有专车包车的接送。但是香港中旅它是上市公司,所有的资源与运营必须合规,必须合法,这两个是我们坚持不懈的。所以我们碰到了这种情况,就变成了不仅是经营产品,更多的是要费很多精力,去让我们同业与我们三观统一,这一点也是我们面临最大的一个挑战,而且所做的这些未必在这个时候你能够见到立刻的回报。
我在五六年之前在北京碰到一个做老年游的朋友,港珠澳大桥是这个年龄段最愿意去的,我们跟他们花了六年的时间做磨合,但是今年是第一次,但是也是通过高铁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求理念的共和,寻求理想与目标的统一。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发现更多的伙伴,与我们站在同样的立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毕竟我们以服务大众为己任,谢谢。
王宇凡:我们香港人的出游习惯在最近几年有怎样的变更呢?
吴巧凌:我们公司除了做目的地为大家所熟悉,实际上还是广大的香港市民喜欢外游的时候选择的一个旅行社。很多的香港市民他们有一点可能比内地业者开心一点,因为香港市民还是很喜欢跟团游的,而且他们还很喜欢光顾门店,所以在很喜欢光顾门店的这个市场上,我来负责电商业务,所以你懂的,我就不说了。但是香港的年轻人市场是我们正在重点培育的市场,他们与内地的年轻一代一样,有很多是依赖互联网的平台来搜索,去挑选他们热爱的产品。这样就对于香港的业者,就旅游在线平台的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在香港传统旅行社不仅是要做团,香港的旅行社细分是根据不同的产品进行很好的细分的,在这种细分市场下,每个人会坚守他擅长的东西,会不断做大。自由行业务是香港外游旅行社没有人愿意放弃的一块产品,像香港岛澳门的套票,自由行,机+酒,这都是我们卖了几十年的产品。所以不断是怎么样的变化,我们既要去适应这种变化,甚至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的引导这种变化。
王宇凡:我们知道王总做了20年的日本市场,日本市场最近有怎样的趋势呢?请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文忠:大家通过上午的分享,大家可以看得出来,不光是整体的在增长,尤其增长的还是日本,我们很多业者都在做日本目的地,日本这个地方去年做了838万人,接待中国人。大家知道,我们公司到目前为止只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只是做日本这一项业务,包括在中国接待日本人,以及中国公民赴日旅游。大家知道日本在三年前,他们立下了要接待外国人一千万的目标,通过各个城市,日本旅游局,他们很顺利完成了,他去年他们也完成了三千万人的目标。中国出境游是1亿5千万,港澳占了80%以上,所以真正的出境人口在三千万到四千万之间,日本一个地方已经是838万人,而且日本2020年奥运会的时候要做四千万人的目标,到2030年的时候,要做到六千万人的入境人口的目标,是日本人口的一半。日本这个目的地很受推崇,所以我们很开心赶上了这个红利期。
日本这个地方,包括张总提到的研学,这个目的地虽然大家推崇,大家应该认真去思考我们的客人要什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满足我们的客人?还要清醒知道我们能给我们客人提供什么?这一点可能是摆在我们每个业者面前的课题,不能别人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一直在日本做接待中国人,在中国接待日本人,包括张总提到的研学等等,我们要配合各位业者,把中国赴日的研学市场做好,日本这个市场是大家非常期待的市场,而且它是一个适合多次前往的目的地。如果到这边去以后,我们自己能给客人,跟我们的业者相比,能提供什么样的差异化的服务,这是未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要以服务来取胜,日本市场,这个蛋糕足够大,中国三四千万的出境人口,日本已经是838万,去年是因为有地震跟台风,如果没有地震跟台风,会顺利超过千万,所以这块蛋糕足够大,是大家共同可以分享很多年的一块蛋糕,我们也会继续努力,深耕把日本做好。
王宇凡:感谢王总,研学领域,香港市场、日本市场,每个人对于2019年一句话总结。
张信:研学旅行从法律规范做起,开启未来研学旅行的第一步就在2019。
吴巧凌:2019年,传统旅行社不仅应该是产品领先,更重要是要夯实服务基础,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
王宇凡:去香港一定要跟香港中旅多交流、多合作。
王文忠:2019年欢迎各位业者跟我们有更多的合作,我们也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实惠给我们的业者,谢谢大家。

王宇凡:再次感谢三位老伙伴。
甄浩:谢谢,我给大家回顾一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最近几年很少见到景象,现在已经快四点了,位子都是满的,大家应该给你身边一点掌声。
第二,我刚才问了一下主办方,第一届是桂林,去桂林的举一下手,第二年杭州的,第三年成都的,第四年珠海的,第五年厦门的举一下手,这些人生意一定好。虽然已经超时了,特别希望几位给我们主办方一定寄语吧,张总您希望这个会办多少年啊?
张信:我希望长期办下去,因为我从2014年参加这个会,另外杂志社主办的其他活动中,我的的确确学到了很多,而且把我的焦虑化解了,使我转化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具体的一些实施的办法,都从在座的同行中学到,我明天跟大家分享。
甄浩:明天上午8点50,研学旅行的分会场,由大潮研学的张信总,把他26年在研学旅行的创业秘籍和宝典全部释放出来。

吴巧凌:咱们主办方总是每年能够抓住核心的关键词与行业的痛点,当然了,能够把这个痛点组成大会的主题,总是有一种引领标题的作用。因为我是一个非常老的入境业者,我从1990年入行,一直在做入境旅游,所以我非常希望能为我们入境的伙伴多一点机会与平台,毕竟我们要向全世界介绍我们可爱的中国。
甄浩:又给了我们主办方一个新的信息,据说今年开始,入境游回暖,所以明年要把这个主题加上。
王文忠:感谢主办方给了我们春天的约会,只要主办方约,我就来,我希望主办方年年约,我也愿意年年来。
甄浩:太好了,明年咱们情人节长沙不见不散,谢谢。
更多详情,请关注旅行社资讯网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