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10年来 旅游业的互联网化走过了这3个阶段

类别:行业观察|来源:|发布时间:2013-07-31 11:17|评论(0)


第一阶段是携程与艺龙(即Expedia模式)的鼠标+水泥。
在这个阶段中,精品旅游攻略仍然依仗《LP》等纸质路书,旅游概念的内涵本身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可供旅行者选择的个性化产品非常少。而2004~2010年之间,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开始加重。
  
马蜂窝的创始人陈罡认为,携程和艺龙(即Expedia模式)在很长时间内都只是把线下的旅游搬到了线上,是裹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行业。 随后,Kayak和去哪儿这类比价引擎的出现,是旅游个性化的第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信息的藩篱,帮助人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旅游产品。这是互联网改造旅游行业的一个里程碑。陈罡说:从这时开始,旅行者可以自己掌握的环节越来越多。
  
第二阶段,去哪儿和PGC社区的出现,使得旅游信息朝透明化大大迈出了几步。
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个性化组合开始增加。
  
2011年之前,精品的旅游内容和攻略更多地出现于纸质书籍之上。随着2010年开始的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大量优质的旅游内容开始数字化到免费的App之中,纸质书籍和PGC社区之间对旅行者的影响力发生了逆转。《LP》等路书的市场快速衰退。
  
以蚂蜂窝为例,在其于2011年推出App产品之前,其社区在5年间积累的用户总共才有10万。截至2012年9月,旅游攻略和嗡嗡等App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000万,今年4月份则突破了2000万。
  
第三阶段,是移动互联网对旅游的重塑,及与之相伴的PGC内容爆发。在这一阶段中,不但信息的总量与流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了新的内涵与外延,与之相伴的是涌现出之前从未有过的旅游产品与工具。
  
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与互联网发生关系的,只是旅游前的信息查询、OTA预订和旅游后的内容分享。但当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旅途中分享、翻译工具、导游工具、食宿点评以及地图工具等,全部出现在了人们的手中。自身海外游玩家陈宇欣去一趟马来西亚,用到了嘀嘀打车、新浪微博、谷歌地图、大众点评、穷游锦囊、Path和Evernote。她还借微信LBS功能向同住一间酒店的同胞借到了吹风机。
  
UGC(或者PGC)社区与OTA的对接也开始成为了驴友社区的标准商业模式。穷游网和蚂蜂窝成为了旅游行业中体量很小但分量却很重的小而美公司。
  
在前两个阶段的结合过程中,价格始终是影响旅行者决策的最大变量。但到了第三阶段之后,价格在旅行者决策中的参考权重大大下降,由移动化和碎片化阅读获取的其他信息,在决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来源:商业价值)
上一篇:旅行社建站工具升级 欣内欣外2.0标准版正式上线 下一篇:携程旅行应用提供海内外40城市送机服务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更多>>

旅游航空

更多>>

行业观察

  • 喜来登酒店及...

  • 万豪酒店首秀...

  • 万豪国际集团...

  • 威斯汀酒店及...

更多>>

目的地

更多>>

展会行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