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签证市场流程冗长、出错率高、信息化程度低,如何提高准确率、节约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
2019年4月18日,旅行社资讯携手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邀请您一起与旅行社同行、在线化签证平台面对面,聊一聊在线化技术如何实现办签流程电子化、智能化。

虎翼签证采购平台CEO 陈泽勇:如何撬动签证未来的千亿级市场?
主持人: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演讲嘉宾是签证平台来自于虎翼签证,他为我们分享有关签证的哪些内容呢?接下来有请虎翼签证采购平台的CEO陈泽勇上台为我们分享。
陈泽勇:谢谢大家各位同业各位朋友我是来自于虎翼签证采购平台的陈泽勇,今天要和大家讲的话题有点大,如何撬动签证未来的千亿级市场,我是陈泽勇,我的第一份工作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今天一直从事跟签证相关的工作,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我一直也每年都会遇到这个话题的思考,其实这个话题简单来讲就是签证市场有多大,我们如何在里面分一杯羹的话题,我分享一下个人从业的经验和思考,刚才说了这可能确实是很多年以来第一次举办的签证论坛,因为前端的很多信息我还是可以接触到的。

今天讲几个话题,第一个是签证市场有多大,这个其实这几年探讨的特别多就是他到底有多大,有人说一百亿有人说两百亿有人说四五百亿等等,我简单举个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
刚才数据大家也看到过这里举的是中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美国,这是国际市场的数据,为什么举一个国际市场的数据呢?因为我们现在探讨的可能只是中国出境的市场是一部分签证的办理,事实上中国的出入境1.4亿德国9000多万,英国俄罗斯以及美国都是在几千万级别的,其实这些国家入境都需要办理签证,他的签证服务是由什么形成的?其中的这条签证服务的链条其实我相信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进入到国际市场竞争这块的市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跟各种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企业目前这块还是很领先的。
第二个数据是看入境的数据,刚才是出境,比如这些国家入境的数据几千万,代表有几千万个中国签证需要办理,中国事实上在服务这块是有几个中资的企业在完成,特别在境外有几个中心,一个是中国银行,一个中国国旅和港中旅负责中国境外的签证中心,这是中国的出境数据,相信在座的从业者大家都很清楚中国去年有1.4亿,其中香港和澳门可能占了有7500万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出境人次大概是7000万左右,其中大部分的主流国家都是需要办理签证的,办理签证也就是我们的市场容量可能有几千万本的签证需要办理。
这里有个护照发放量,护照发放量总共1.73亿本,这个数据从2002年到2017年刚才前面分享的嘉宾也讲过,据我们真实的统计新版的护照在去年我们办签证会看到新版护照在去年的发放量已经超过了1亿本,这个可能是现有的护照的持有量应该是在1.2亿到1.3亿本左右,因为1.73亿本里面有一部分是已经过期的,新版护照应该2007年才开始发放的现在的新版护照,所以新版护照的持有量现在应该是接近10%占比中国的人口。
这个是入境人次,刚才已经讲过了不再特别重复,入境市场后面再去讨论,护照的持有率中国美国跟德国,中国大约10%左右的护照持有率,美国48%,德国找了几个数据参考算出来的大概60%,它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据,但是可以供大家参考,中国旅游研究院在最新的一份报告里面研究写了2023年2.3亿人次的中国的出境人次,也有一些数据是说接近3个亿的,但是这个就来体现签证市场到底有多大,以我们回忆自己办理签证在这中间的环节我们的客单大概450块一个人左右,但是终端的销售价可能平均值到600甚至于更高,这个是总共的签证市场的容量,这是我们所预期的数据大概这么多。

刚才简单讲了一下那是大宏观的数据以便于大家判断签证的市场有多大,其实签证的市场远远还不够大,它后面的增加空间其实非常大,之前的签证市场不够大是因为它非常分散,重点是因为它分散,我花点时间画了一个图,这个图是简单来解释一下签证现在各个环节的服务体系,首先从用户或者个人办理签证要去到使领馆,第一条线是这么简单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办理直接去到领馆,但是这个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在我青少年或者更早的时候,但是现在主流的是中间这条线,大部分的是领馆因为外事派驻人员的成本较高或者办理签证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会给到一些承包商承包领馆的签证服务,然后落地到各个城市成立签证中心,然后成立签证中心以后就是我们传统旅行在做的很多有签证的批发商比如我们虎翼这种还有分销商然后是用户,这是目前主流市场上办理签证的服务体系。服务体系这两年随着电子签证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滋生了很多技术服务公司,在软件和硬件上这些技术服务公司会服务于使领馆承包商签证中心批发商以及分销商和用户,这就产生了变化,主要是来源于互联网技术,第二个因为上游的使领馆采用了这个技术。
我再简单的复述一遍,青少年时代就是这么样,现在还有没有国家这样办理呢?有,但是很少,主流国家几乎已经没有是这样办理的了,承包商开签证中心,承包商现在主流的像VFS在做各个国家的签证承包然后落地了很多签证中心,现在有签证中心的从我记忆中开始最早应该是英国然后德国法国现在澳洲、新西兰、印度、加拿大等一系列的都已经开了签证中心,这是上游的,然后中间的就是现在我们的很多在服务形态下的签证服务商,有批发可能专注于某几个国家或某一个区域或者是全部产品或者只是签证或者是电子签证或者是等等它基于不同的自己的竞争优势。
批发商告诉分销商,分销商大部分是门店或者是流量端可能是天猫的某个商店或者是某一个门店我们现在接触的分销商很多,像比如携程的门店,然后再是个人,这是目前主流的签证服务体系,我画这个图的目的是告诉大家其实有这么多个模块的链条服务,你能不能撬动它?你在哪个环节去呈现你的优势和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就要看你自己有什么,你有分销的优势你能获得到申请人或者市区或者哪一端的流量那你完全可以掌控做分销也可以,如果你有批发集成有牌照有好的生产供应链,像我们虎翼每年大概生产的签证量大概在50万本左右,我们是在从事批发商跟整个行业提供供应链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如果你可以获得高级资质,那你可以从事签证中心的落地服务,如果更往上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可以做使领馆的承包商可以竞标它的合同,这是目前主流签证业各个场景。申请人到使领馆中间有很多中间商赚差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年代可能目前比较少,论坛刚才大家说了讨论技术比较火,这两年特别的火。

虎翼公司2010年开始就介入签证信息技术这块,我们主流做的信息传递然后做了很多的工具类的辅助于生产,但是市场是这一两年才开始热起来,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第一电子签的发展,第二主流国家才用电子签,比如去年澳洲新西兰特别今年泰国是签证量第一大国,第二大国是日本,日本今天也被叫去开会了,听说五六月份采用电子签很明显的趋势,所以由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信息化的趋势,从上游已经开始采用电子化的签证,所以会滋生一大堆的签证服务的需求。 签证服务或者是技术类的公司也就应生而起,我接触这两年开始做技术化签证这块服务的企业可能不下十家在这里,签证服务里面包含两个,一个软件一个硬件,硬件公司也不容忽视,特别是OCR识别图文读取硬件公司也是很厉害的,然后这些技术公司会服务于这些各个环节,我相信大家如果从事签证行业比较久或者你的公司在签证这一块的生产需求较大,现在一定是离不开的是不是?肯定会采用一些技术的手段来提高效率,因为主要是主流很多核心的国家使领馆他们现在比如填表都已经采用线上支付线上信息传递或者资料的传递已经采用电子化,所以会滋生一系列的服务的需求或者场景需求,最终给到申请人,这是目前整个签证服务体系。我自己能想到的所拥有的主流会产生服务价值或者产生商业价值的链条,目前主流是这些,其他的还未知。
服务体系回到我自己专业的内容来讲签证的表现形式来看出它在哪些细节场景会有服务的需求或者会有盈利的机会,首先我们看它的签证表现形式,原来我们大概接触的就是贴纸签,我们要把护照送到领事馆贴签证纸再回来,第二个签证就是越南签证,它由于中国颁发了新版护照,它不愿意再把签证纸贴在新版的护照上面,所以采用了另纸签,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另纸签产生的变化在于原先物流形式从双向物流变为单向物流,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举个例子你办个签证要把护照快递给服务商再领馆再返回服务商再给你,现在你办签证只有把信息传递给他,把护照首页拍给他他就能够把签证寄给你,这中间其实缩短了很多的流程,第三个电子签也就是刚才讲了很多次的,纯线上信息的获取传递以后获得签证打印出来以后就可以了,它解决了把物流形态省略了,没有物流省了很多,一个物流可能寄个护照会弄丢或者收到的护照不是你的,寄的是A回来的是B,中间的环节会比较复杂,特别是签证还会涉及很多方面的资料如果只是当电子信息传递的话会简单很多。第四个就是落地签和批文签可能使用的不多,有点类似于电子签或者现在泰国的落地电子签提前办好在入境关口相关的审批手续,然后打印落地到当地的关口再办理入境的签证,所以服务的场景也会滋生有一些关口做服务的旅行企业,在这块获利,这几种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物流公司会被电子签它的生意就少了等等,或者原先以网点或者物流优势的企业会受到电子签的冲击或者是影响。
第二个是传统的和原来的现在的发展趋势签证递交的形式发生变化,传统的物流递交我们把资料材料准备好到签证中心或者使领馆递交签证,然后返回,第二个就是把人派过去,因为现在很多像美国需要面试,欧洲要采集生物识别信息录指纹,所以涉及到本人要到现场,这就产生了服务体系更加复杂一些需要预约像美国,所以会产生预约面试的中间服务商出来。
第三个是信息流的传递,就是利用网络上传输资料递交申请人的信息通过后返回,这是现在主流的趋势就是电子签,所以物流形态发生了变化是目前签证业的发展很大的改革,它涉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全性的发展以及使领馆在这一块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所产生的一些变化。 签证的支付形式简单讲一下,这个可能有很多会忽略,就是说签证费的支付有服务商在这个场景提供服务或者是获利的,比如支付给银行哪个银行可以收取签证非?中信银行、盘古银行以及支付宝等等其实签证费的支付是不小的一笔数目,所以支付场景上其实也是一个市场。刚才讲了签证服务的几种类型,不知道在签证市场人数基础再加这么多的服务场景上大家有没有get到自己处于哪个点或者竞争力在哪个方面有优势你想哪个环节做自己的拓展或者是加入市场?最后简单分享一下未来的签证发展趋势,观点代表我个人,可能和其他嘉宾有些相似的点,我经常被问到市场有多大就会讲这个话题会不会免签?很多人会问未来会不会不用办签证了你们做签证服务的会失业没活干会死去,会不会?不知道会还是不会,但是据我的经验分享第一个签证事实上是一道法律程序,是国家通过控制人口流动的一种方法,所以会不会免签其实要看主目的地国家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它的旅游业占比比较重的国家特别是岛国类的国家可能会考虑,其他的应该不会,你们看过香港应该知道,中国对香港,香港对中国,所以我的答案应该是有部分以旅游为重点收入的国家会考虑免签,其他的应该目前是不会的。

第四个是签证的表现形式,从纸质到电子的发展其实我在2014年已经说过了,现在逐步已经是实现电子化了,实现电子化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为确实提高了效率和传统的物流形式使大家的工作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国家会采用电子签证的趋势,另外签证从游行到无形的过程,现在从纸质的签证变为电子签证未来可能变成一个二维码,其实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你不需要打印这张签证纸,可能你手机上有个二维码就可以入境,现在像泰国、柬埔寨、新加坡可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这种形式有形到无形,其实这种讨论其实可以更极端一点,不仅仅是签证,而是护照,护照也可能会消失,举例子中国去香港必须拿通行证,现在刷卡,之后可能这张卡也消失了,你采指纹通关,随着软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生物信息、人脸识别等等就可以完成通关或者签证办理的展示变成无形。
最后软件以及硬件技术的发展还有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就是大数据征信体系的建立会彻底地改变现在签证的办理形式,现在签证的办理形式大家还在认证,其实签证的形式从盖印章变纸质花了几十年,从纸质变成电子的签证可能花十几年,然后从电子的签证变成二维码可能花了几年,从二维码可能变成你的指纹和脸部识别未来会花多少年?我认为会基于征信体系的完善就是大数据,我们现在去银行办理一些个人银行的很多东西可能已经慢慢地没有人工,可能以后只有一台机器你走进去美国领事馆给你面试拿指纹放到美国签证打印走或者发邮件在手机里就通关这种形式,现在大家在讲信息化技术,未来硬件技术会起到很核心的作用,这些东西的发展将颠覆,所以大家在征信体系上要做好,可能你一办签证就连接到你这个月的信用卡没有还不能办签证也可能,这将是未来的一些签证发展的形式,是我个人的分享。
主持人:我很好奇您讲征信体系的完善以及签证在线化技术的完善会对我们签证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作为女性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一个消费者是不是我们去办理签证比如说主流国家的签证的时候会存在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歧视会影响我通过签证的概率,比如您作为专业人士对我们这些消费者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或者说我的认识有误区?

陈泽勇:你的认识没有误区,其实从签证来讲刚才韩总也说的一点是相似的,基于一定的经验或者大数据的判断,也就是我们判断你能不能签这个国家获得签证的时候,是基于比如这个国家对于签证的判断是他喜欢有钱人、你是成家立业的、喜欢你是有稳定的工作、我们就做到牢固的因私利益证明你在社会上有很多的条件约束你你不会去了不会回来或者影响法律等等的东西,通过这样的判断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的国家判断的规则。
主持人:您了解主流国家的判断规则。
陈泽勇:对。
主持人:比如女性和男性专业角度来讲概率上没有太大区分,比如我作为女性申请主流的签证的这些国家和男性相比是不是女性占劣势?
陈泽勇:首先有些国家对于单身女性比较敏感,比如新加坡就是这样,各个国家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