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葛磊:当旅游关切人性 商业模式才能创新

类别:行业观察|来源:|发布时间:2015-03-18 06:47|评论(0)

近期,在某旅游行业沙龙上,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葛磊以乌镇等项目为例,与大家分享了中青旅的旅行社、古镇等业务和项目运营成功的原因,他认为,旅游产品必须跟着市场需要走,而品质是最重要的一点,同时他还提出,只有关切人性,旅游企业在模式创新时才能成功。
从制度环境上改变旅游发展

旅游行业的确是一个风向标。现在旅游的超速发展,也折射出另外一个现状,就是旅游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刚性需求和必须消费。我觉得这跟经济的发展有关系,但并不是特别紧密,更多地反映出中国老百姓对生活的价值追求,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

在这样一种新常态下,可能整体经济中速发展,但旅游产业被大家寄予了厚望,所以旅游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主体都应该有更大的担当,更强烈的责任感。之所以大家谈了这么多的问题,是对国家的希冀,希望能够从顶层设计和制度环境上改变,让整个社会氛围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如果站在中青旅的角度,我可能会给国家提四个层面的建议。

第一,中国旅游的整个消费规模在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相对不平衡。刚才其他专家已经提过了,如何改善大家流动的便捷性,包括形成旅游度假的氛围很重要,而不是在节假日的时候产生一种瓶颈,这一定需要国家从制度层面保证让老百姓有时间玩又敢玩。

第二,旅游行业有很多企业,市场机会很大,但是各位无论是做投资、做酒店、还是做旅行社,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旅游生意不好做,这个钱太难赚了,竞争环境有问题。

在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中,过去几十年,价格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因素。在这样一个导向下,又没有很好的政策,这个行业从充分竞争变成了过度竞争,旅游企业在牺牲消费者的体验。

资本介入后旅游又进入了新的价格战,短期来看消费者得到了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一个不健全的商业模式,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旅游法》在内,以及现在针对很多的新型旅游商业的管控,我认为从国家层面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健全旅游竞争环境,来保障旅游有利可图,而且是正当的,合法的,实现我有能力我能赚钱。

第三,其实旅游业最稀缺的是人才。导游觉得没有社会地位,酒店招不到酒店专业的毕业生,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有20%进入到旅游行业已经很不错了。证明这个行业的吸引力产生了问题,人才不愿意到这个行业就业。

但是从长远看,这个行业凭什么有这么高的诉求?如果没有创新性人才,没有提供优质服务的人才,这个行业怎么发展?所以国家在人才的保障、培养,机制方面应该有更大的改善。

第四,旅游从本质上是服务性行业,但在中国它的地位非常低。中国有几个人接受小费?但是小费代表的是对服务质量的认可,为什么不可以有,我始终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明文禁止小费,不明白为什么,这种情况下服务价值如何体现?

我们常常说海底捞的服务,说国外人性化的服务,但是那种服务质量是有前提的。第一,服务人员是有尊严的,他与被服务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今天多少中国服务人员能做到这一点。第二,服务人员拿着一万块钱还是一千块月薪,好的服务能有好的价值认同吗?(在中国)也没有。

所以要把服务产业变成一个核心产业,拉动消费的产业。首先要尊重人,尤其是构建一批有质量的,有口碑的服务品牌。针对这一点我也希望国家能够真正的重视这种服务价值的社会认同,给予政策的保证。

抛开这四个建议,我认为新常态下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是从原来资源型的驱动走向了创新型的驱动,今天我们旅游面对的群体不再是观光客,游客消费需求在发生市场细分,我们作为市场主体,能不能响应消费者的这种细分的、差异化的需求是关键所在。
旅游产品要跟着客户走 品质最重要

其实在新常态下旅行社受到了很大冲击。我们来简单捋一捋旅游业的发展过程,最早我们是接待外国人,因为中国人并没有旅游的概念,或者没有形成产业。

1999年我们开始有黄金周,国内的旅游一下出现井喷式的发展,这种旅游是大众式的,而且信息是不对称的,我们提供的是终极服务。那时候,只要有产品、酒店、机票、领队、大车等就能组合一个产品,而且很好卖。完全是卖方市场。

但后来,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进步,包括消费者的成熟,这种信息不对称变得越来越淡化,旅行社开始考虑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细分。

根据中青旅的实践,最开始叫旅游团,进行参团旅游,这种模式是现在受到冲击最大的,因为信息不对称还存在。后来我们发现这种趋势以后,在2008年我们创立一个品牌叫做百变自由行,不光是资源的组合,也渗透目的地的服务,还有增值服务的部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到今天我们自由行业务和参团业务可以匹敌了。

第二,不光有个人的旅游,现在中青旅也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业务的改进,一开始提供的是机票、酒店预订,活动的组织和传播。我们细分了很多不同的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现在联合国的会议、到迪拜参加会议的项目,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做到这点。

旅行社培育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又一个导向就是针对企业客户,这点实际上对中青旅公业务影响比较小,因为我们在市场化的发展方面做的比较好。

今天互联网正在改变所有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果说传统旅行社依靠的还是连锁店,只能走向消亡,这是很残酷的事实。所以中青旅用互联网倒逼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整个中青旅互联网服务意识的提升。

中青旅根据客户的需求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我相信这才是旅行社应该做的。作为传统旅行社,我们要跟着客户走,核心一点就是不能失掉对服务和产品品质的追求。
乌镇不再追求客流量 追求客单价

今天所有的产品,尤其是旅游目的地产品,对文化的开发层次太低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少有人知道中青旅是庞大的酒店集团,我们有山水时尚酒店,古北水镇有几千家客房,乌镇也是好几千间客房。

我可以介绍一下乌镇的客房。现在游客在旅游环境里住宿变成了常态,因为以前旅游是观光型,我们中国绝大多数的景区多元化经营是非常弱的。我们更多见到一个景区收门票,所以对门票的依赖非常强,只有涨价的冲动,因为只能靠门票挣钱。

乌镇也经历过观光的时代,之后渐渐竞争变得同质化,这时候中青旅介入了。游客住的房间分了十几个不同的酒店品牌,有那种民宿的,也有一百多块钱的会所,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

整个文化的体验模式、传统文化、那些表演,还有整个商业的规划,都是经过非常系统、科学、精密的布局。所以游客在里面感觉非常好,酒店的房东也是工作人员。

它既是庞大的酒店群,也是古镇的主题公园。度假时代的乌镇,我们重视的不再是客流量,而是把握客流量,重视游客能在这里住几天,在这里消费多少钱。

什么样的旅游项目未来会有市场?一定是针对消费者需求的,拥有对于文化开发的多元化经营能力的旅游项目未来会有市场,因为它能让消费者心悦诚服的在这里花钱。

实际上不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选择了乌镇,而是只能选择乌镇,很少有一个地方能够既有这么强的景观和文化吸引力,同时又能提供这么好的现代服务和设施。

除了互联网大会,乌镇还在做另外一件事,就是乌镇戏剧节,投了好几亿,包括几百场的国内外演出,实际上从经济角度是不划算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包括中坤集团在内,现在很多度假型项目正在进行,将来度假同质化以后怎么办?只能靠文化的吸引力。光有传统文化不够,还要具有新的文化感召力,做到持续吸引人过来。

我相信这就是乌镇从一个度假型的古镇,上升到文化型古镇的原因。世界互联网大会,或者任何国际性的会议,它有一个需求,跟个人需求一样,需要好的产品来满足。

只有关切人性商业模式创新才能成功

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十八大是一个分水岭,之前我们是以位为本,是牺牲人的体验为代价的。十八大提出了幸福指数的概念,现在政府的导向是削弱减少经济的增长,换取人的体验需求,以及人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是不是有尊严。

我觉得旅游从本质上除了是服务业,还是精神消费业,旅游它不是一个包,不是房子,而是人的感受和记忆。

我自己做过一个分析,在旅行社的客人里,很少一个人参加旅游活动。99%团队游客都是不同的社会关系组成的:自己的父母、孩子、爱人,同事。我觉得旅游有时候解决的并不是去哪儿的问题,而是在旅游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产生互动,人的情感如何升华,人的体验如何加深。

只有当旅游关切的是人性,是人跟世界,人跟人互动的问题时,商业模式才能创新。因为旅游不光是梦想,其实是拓宽了我们的生命,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甚至塑造了我们的生命。(来源:凤凰网)

上一篇:携程孙茂华:推进预付现付合一,打赢全面价格战争 下一篇:出境旅游优质服务供应商认定与测评已暂停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更多>>

旅游航空

更多>>

行业观察

  • 喜来登酒店及...

  • 万豪酒店首秀...

  • 万豪国际集团...

  • 威斯汀酒店及...

更多>>

目的地

更多>>

展会行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