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19中日观光旅游高层论坛在新潟召开

类别:专题报道|来源:|发布时间:2019-03-26 09:18|评论(0)

导读

3月23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日本新潟县、中国驻新潟总领事馆主办的2019年度中日观光旅游高层论坛暨第18届中国旅行社现代企业管理沙龙论坛在新潟皇家假日酒店举行。

深化友邻之谊 共商共谋赢未来

3月23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日本新潟县、中国驻新潟总领事馆主办的2019年度中日观光旅游高层论坛暨第18届中国旅行社现代企业管理沙龙论坛在新潟皇家假日酒店举行。此次论坛,从合作、发展、共赢三个视角,通过主旨演讲、沙龙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中日旅游行业的深度交流和探讨。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陈荣、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孙桂珍、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郭燕、中国驻新潟总领事孙大刚、日本内阁府副大臣兼国土交通副大臣兼复兴副大臣塚田一郎、观光厅长官田端浩、新潟县知事花角英世出席并致辞。

此外,来自中日城市代表、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百余人了参加了论坛,并就两国之间的旅游深度合作,从政府层面积极推介、从旅游发展大数据变化、新媒体多渠道多平台等前瞻性议题上进行分享实践和合作体会,展望未来愿景和努力方向。

业界观点:中日合作解决两国间旅游发展不平衡

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陈荣讲到,从中日近年的旅游结构上看,中国赴日游客与日俱增,而入境返华的日本民众却为数不多。据统计,赴日大批游客主要以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为目的地,造成当地旅游资源紧张,其他城市的优良资源有待推广开发。举办这次论坛,就是围绕和解决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希望中日共同进一步加深合作,积极构建平衡的旅游新布局,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新风貌,使两国人民中日友好世代相传。

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陈荣致辞并演讲

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孙桂珍介绍,从1998年开始,中国游客赴日旅游人次增加趋势明显,从起初的26.7万人次,一路飙升至2018年的838万人次,占日本入境旅游人数的26%,依然保持日本入境旅游第一客源国的地位。也就是说在中国游客出境游目的地中,日本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孙桂珍致辞

新潟县知事花角英世表示,作为日本小众的旅游目的地,鲜少有人知道它享有雪国美誉,远离喧嚣的自然美景、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都为其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先天性的优势。通过此次论坛的举办,新潟也将为更多中国游客所熟知。尤其是2020年东京冬奥会的临近,中日旅游合作交流会再上一个新高度。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炜讲到,新潟是中日友好之城,而且中日之间从古代、近代以及当代就有文化、文字、语言上的交流和沟通,并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又你。未来,定有更多中国内陆游客到访日本。期待我们中日各方共筹谋,秉承先哲意愿,共建友好伟业。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正华致辞

日方株式会社代表还分别就旅游公司诱客出入境旅游对策做了一些阐述。特别提出2019年是日中青少年交流推进年,访日教育研学旅游在今后5年要实施3万规模交流。这样不仅能带动中日青少年文化教育地交流学习、互鉴互通,还能拉动两国间的出入境旅游流量。

中国旅游业者:秀好最美中华大好河山

在论坛上,一组数据触动了中国旅游业者的神经。2018年日本赴华旅游人数仅为183.2万人次,是中国赴日游客人数的五分之一,中国旅游贸易逆差态势明显。

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赵文志认为,旅游是文旅融合的赋能产品,从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机遇等方面就看出,2018年,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的思路,积极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初步显现。他还说,中国入境旅游积极主动地开放政策,升级地旅游基础设施,便捷网络信息化、旅游扶持奖励政策、满足个性化需求地创新,是促进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地重要保障。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动力引擎。我们出境游要做好无缝隙对接,入境游更要做好优质化服务。尤其是要秀好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讲好中国旅游故事。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正华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中日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二是缩小中日游客数量地反差是双方的责任;三是中国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已经到来。

此次论坛期间,来自辽宁、黑龙江、福建、吉林和陕西等5个省的文旅部门代表以及新潟县各方代表,相继为现场嘉宾做了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介,这些特色的旅游线路各领风骚、功能多元、空间无限。

与会嘉宾合影

上一篇:危机变生机 6人游CEO原创填词点赞旅游从业者 下一篇:龙途互动发布“同业营销云”,赋能旅游营销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更多>>

旅游航空

更多>>

行业观察

  • 喜来登酒店及...

  • Club Med地...

  • 北京市文化和...

  • 法国南部迪吕...

更多>>

目的地

更多>>

展会行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