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百老汇音乐剧 —— 纽约旅游的经典名片

类别:目的地|来源:|发布时间:2024-09-04 11:42|评论(0)

作者:郝霄虹(Haybina Hao),前美国全国旅游协会副总裁,前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大中华区总监,现为旅游业媒体人。


每次我到纽约公干,傍晚都会去欣赏音乐剧。百老汇像个智慧的老朋友,一定要去拜访它、致敬它。“不看百老汇秀,不能算到过纽约!”当地人如是说。是啊,它是纽约最经典的名片,是“艺术大使”,也是“人性大使”。

走进百老汇


天幕上纁色火球升起,随着爆发力高亢的女声独唱,小狮王辛巴诞生了。动物们欢快唱跳着:“太阳滚滚而来,在无尽的轮回中始终如一,这就是生命的循环。我们经历绝望与希望,信仰与挚爱,直至找到自己的位置……” 音乐剧《狮子王》把1,600多名观众带进非洲南部,感受人性至深的善与恶。该剧已热演了27年,仅次于《歌剧魅影》的35年和《芝加哥》的28年。


音乐剧《狮子王》(图源:Joan Marcus)


百老汇孕育了美式音乐剧。它似乎是把莎士比亚话剧、意大利歌剧、芭蕾舞剧、现代舞都揉在一起,再植入美国草根文化,创造了一种通俗易懂、大众品味的新剧种,既有综合性的艺术魔力,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巨大冲击,又不乏娱乐性与轻松诙谐。今天的百老汇百花齐放,以音乐剧为主,另有话剧、音乐会等等任君挑选,艺术水准成了世界剧院艺术的标杆。


百老汇同时是纽约重要的经济引擎。2023-2024 年演出季收益为 15.4 亿美元(含票房、VIP体验和团体销售,不含广告、特许销售和其它收入);接待国内外观众1,230 万人次;作品 71 部,含39 部新剧,演出1,146场;雇用近10万名各类专业人士。它也推动了相关产业如剧院建设、演艺培训等,促进了酒店、餐饮、交通、零售业的蓬勃发展。
    
百老汇的起源与发展


人们熟悉的“百老汇大道”曾是土著居民开发的土路,是穿越曼哈顿岛南北向的主道。此地区先后被荷兰人和英国人占领,也成了最初的娱乐消遣圈。


1798 年第一家大型且长期的剧院Park Theater落成,1866 年第一部早期音乐剧《黑骗子》问世。1904 年《纽约时报》迁到现在的时代广场,报纸的剧院消息大涨百老汇的名气,20世纪初,百老汇剧院娱乐已成为纽约亮点,鼎盛时期有80多家剧院。1943年《俄克拉荷马!》出台,第一次用歌曲推动情节发展,编排了庞大的舞蹈叙事,去掉了杂耍滑稽戏等非必要元素,使用了管弦乐,讲了连贯的故事,从此开辟了百老汇音乐剧的新纪元。


今天的百老汇剧院区含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内的剧院,有41座主要的 “百老汇剧院”(座位500及以上),大型音乐剧都在这里上演。另在曼哈顿还有62座“外百老汇剧院”(座位99至499),在纽约市还有至少100多座“外外百老汇剧院”(座位99以下),它们分别上演各类剧目。


百老汇发展史也映射了纽约的城市发展史。当大量艺术家和创业者搬迁来此,酒店、餐饮、商业、礼品等设施相应发展,公共交通、地铁等也随之跟进,并逐渐扩大至外围。百老汇区像定位轴心,奠定了纽约繁华中心的基本格局。


与百老汇产业链同步发展的是票务市场营销。百老汇精选票务公司 (Broadway Inbound Company) 专门从事旅游业 B2B 和散客团体票务服务。在曼哈顿办公楼里,我见到公司副总裁鲍勃·霍夫曼 (Bob Hofmann)。他有导演硕士学位,最初就职于卡梅伦·麦金托什的公司。麦金托什是行业翘楚,是《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猫》等作品的制作人。当时麦金托什希望与旅游业开拓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加票务销售。霍夫曼承担了此重任,通过与纽约旅游局和各国旅游公司的合作,成功地扩大了合作渠道。21 年前,霍夫曼与两位伙伴联合创立了百老汇精选票务公司,进一步推进和麦金托什共同努力的成果,2004年公司成为舒伯特组织的子公司。公司为团体提供票务和支持(最少 8 人),并为经批准和签约的批发分销合作商提供散客票务服务。服务开放给旅游公司、旅游经营者、会议与活动策划者、在线旅行社、教育工作者等。霍夫曼说: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客户以公平的价格找到目标秀的好座位,并通过官方渠道提前预订。”


百老汇博物馆 (图源:Haybina Hao)


我兴冲冲地走访了2个资料库。百老汇博物馆2022 年刚开放,收藏从18 世纪开始,史料厚重,琳琅满目,非常有趣。舒伯特档案馆隶属于有120多年历史的舒伯特组织。它拥有17 家百老汇剧院和6家外百老汇剧院,依然是百老汇最大的剧院地产主东。档案馆的使命是保存该组织的商业与艺术记录,并为研究者服务。在此工作了20多年的华人专家Sylvia Wang女士谙熟一切,热情地带我看了馆内收藏。更多百老汇信息还可查询:百老汇联盟、互联网百老汇数据库 (IBDB)、百老汇世界(Broadway World,这是一个世界戏剧数据库)。


舒伯特档案馆 (图源:Haybina Hao)

人间尽在百老汇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百老汇讲尽了人间故事:真假美丑,爱恨情仇,草根权贵,天上地下…… 在选材方面,它大胆不羁,不偏见不歧视;在艺术方面,它努力创新,各个板块都在不断突破,创造了天花板,又一次次打破天花板。 


百老汇剧目的本质是讲故事,只是它做到了极致。一部好的音乐剧,首先要有好的原创故事和好音乐。故事曲折出奇不意,角色层次丰满,音乐和歌曲极有感染力,全剧有强大的节奏感和张力,能带动观众共情共鸣。台上台下的双向奔赴和交融感,是百老汇真正的魅力。


百老汇的故事是由世界顶级艺术家们演绎的,包括编剧、作曲、导演、演员…… 英国的朱莉·安德鲁斯先在百老汇演剧,后在电影《音乐之声》中扮演女主角玛丽亚,演技惊艳了世界。澳大利亚的休·杰克曼,同样双栖百老汇和好莱坞,自如切换,2022年出演音乐剧《音乐人》,再次令人刮目相看。百来汇和精英人才同样是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艺术家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天赋、才华与热爱,也是因为使命感。《阿拉丁》中贾法尔的演员 Jonathan Freeman,从电影配音到音乐剧,扮演此角色已30多年。腻吗?他回答说:“观众有第一次看音乐剧的,有攒钱很久终于如愿的,有庆祝特殊日子的,有太烦恼来散心的…… 我总是提醒自己:责任依然在肩,从未减轻。” 这些艺术家在舞台上激情饱满,生活中也是同情心满满,关爱他人与世界。


音乐剧《阿拉丁》(图源:Deen van Meer)


源于社会,回归社会


百老汇是历史的记录者,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剧目,比如《来自远方》。“9.11”恐怖袭击当天,美国领空关闭,加拿大纽芬兰省甘得机场紧急迫降了38架客机,6,600 名旅客涌进甘得,小镇顷刻人口翻番,“联合国”里语言不通,人们高度紧张,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文化冲突…… 5天后领空开放时,人们已亲如一家。该剧舞美简洁,12把椅子,12名演员和几名乐师全在台上,说唱跳90分钟一气呵成。


2018年1月24日演出结束后,我巧遇 “Talkback” (即剧组与观众座谈)。编剧们回忆了怎样把甘得的数千个故事织成一幅史迹画卷,演绎外来人和当地人的共同进步与升华,以及人的同情心和慷概。今天该剧仍在百老汇上演并火热巡演,获得了出乎想像的商业成功。


百老汇是多元文化的传播者。虽是地道的美国艺术殿堂,但是百老汇选择了开放与接纳世界。以亚洲为例,《西贡小姐》是越南人和美国人的爱情故事;《国王与我》融合了泰国和西方的文化;《太平洋序曲》讲述19 世纪日本对西方贸易的开放;《孟买之梦》,描写贫民窟的年轻人如何梦想成为宝莱坞(Bollywood)明星;《爱在这里》讲述前菲律宾第一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怎样从卑微成为“钢蝴蝶”,飞腾又跌落。


音乐剧《大象之水》(图源:Matthew Murphy)


表现中国和华人的剧目包括《花鼓之歌》,探讨旧金山唐人街华人的身份和文化传统;《蝴蝶夫人》涉及爱情、身份和文化冲突等主题;《金童》探讨20 世纪早期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变化的过程;《上海月》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故事。剧目还有更多,它们或已久远、或已错过,我们无从评价,但是百老汇无疑对中国、对世界都满怀兴趣,期待演绎更多的世界音乐与故事。


不同、并存,原本就是世界的模样。拥抱世界的同时,百老汇锻造了更加浓郁的艺术性和生命力。


百老汇以众多方式回馈社会。百老汇绿色联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回收、节约水电纸,减少舞台演出对环境的影响;“绿色队长”具体落实当地剧场的绿色行动。此网络已推广到全国和许多大学d;“家庭首夜”(Family First Nights®)是全国性项目,提供特价门票,帮助家长走进剧院,体会进而支持孩子的终身剧院兴趣;“纽约百老汇周”门票买一送一,支持纽约的旅游业;百老汇关怀/平等抗击艾滋病组织通过演出和义卖已筹款3 亿多美元,为全国450 多个服务机构提供善款。


疫情中百老汇封闭了18个月,行业全体失业。2020年12月10日晚,艺术家们举行了街头募捐音乐会,依然是最高专业度的演出。隔着电视屏幕,我能感受到演员们对舞台的极度渴望。当晚社会捐赠了几百万美元拯救百老汇。百老汇确实是植根于民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音乐剧《蓝人组》(图源:Blue Man Group)


源于艺术,高于艺术


百老汇音乐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素质,从中我们能提升美学修养和艺术感知,学习讲故事,启发创造性思维,这些都是有实用价值的素质与技能。此外舞台风格的轻松活泼、自然风趣,对于相对固化的思维,也是一种启发。


好在音乐本来就是人类的语言。婴儿能与催眠曲共情,失忆者能被音乐唤起往事,最苦难的美国黑奴们弯腰在棉花地里,也靠劳动号子呼唤心里的希望,所以回归音乐是件自然的事。感谢百老汇音乐剧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把我们带上了更高的层次;它讲的种种故事,启发我们感知人生哲理。


挑战艺术极限是百老汇的常态。《剧院魅影》中有段声乐极限,随着“魅影” 一次次呼唤 “Sing~~”,女主角一次次唱出了高音High C,直到最后骤然飙出High E!那一声高音直冲天灵盖,酣畅淋漓!作曲家A. L. Webber先生敢写,女演员敢唱,才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剧院魅影》去年3月在百老汇谢幕,6月15日我在中国深圳看了中文版(该剧第18种语言版本),音乐的震撼力依然无可比拟。而《猫》剧开幕的舞蹈序列则是另一种震撼。4首歌串起来,一群演员高强度、快节奏不停地唱跳,还有翻、滚、腾空!我从二楼前座俯瞰舞台,一切细节清晰可见,揪着心直到舞蹈结束,整整23分钟!不禁感叹演员们的体力挑战!如此精湛的艺术表演,错过真是有负于纽约之行啊!


百老汇不仅是艺术,也是商业。每出剧都有一个新公司或子公司独立承担风险。融资、创作、演职人员、制作、剧场合同、营销等,步步是棋。公司前期投入巨大,都指望能打造精品甚至爆款,一演几十年。但在这个圈子里,艺术上不容易成功,艺术成功了也未必商业能成功,事实上80%的秀不赚钱。在剧场我们能感受到台前台后的合作共济,团队不敢有一丝怠慢;而观众的热度也大致是该剧命运的晴雨表。神奇的是,即使充满了竞争,百老汇依然是一个可持续的强大生态系统,能吸引投资者、制作人和观众持续地为之投入、为之承担商业风险。其中的道理应该能使许多商业运作受益。


音乐剧《MJ》(图源:Matthew Murphy)


百老汇不仅是艺术,更是人性。它处处彰显了包容性,可以说包容就是它的底色。《安妮》的女主角是11岁的纽约孤儿。该剧停停演演近50年,小演员换了几十个,高低胖瘦、各种肤色、发型发色。她们从海选中脱颖而出,全凭实力。而百老汇早已跨越了偏见,善于发现和启用专业度最高的演员,对外形不苛求单一模式。只有对各民族、种族与文化都怀着敬畏,才能真正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包容性是一种沉静而海涵的力量,这对于我们应该有启发。


百老汇注定属于纽约。36%的纽约市民出生在美国境外,纽约拥抱了世界的民族和文化,而百老汇的DNA正是世界音乐,纽约才有最适合它的土壤。到百老汇欣赏音乐剧,不仅是看文化、看艺术、看历史,更是看人生、看世界、看未来。百老汇是纽约之子和特权,到纽约千万不要错过! 

上一篇:全新中文语音导览上线, 沉浸体验爱丁堡尊尼获加王子街威士忌体验中心 下一篇:镜中巴铁:中国旅行社的视觉之旅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

更多>>

旅游航空

更多>>

行业观察

  • 喜来登酒店及...

  • 万豪酒店首秀...

  • 万豪国际集团...

  • 威斯汀酒店及...

更多>>

目的地

更多>>

展会行事历